這麼說來,大約10年前罹患憂鬱症時,我每天都呈現所謂的「早醒型失眠」。
(請將下列「憂鬱狀態及憂鬱症狀」和「憂鬱症」以不同的概念來閱讀。之後將除去引用,皆使用「鬱」這個字喔。)
「眠貓」在非REM睡眠階段中
讀了清水徹男(日本睡眠學會理事)出版的『不眠と うつ病』(暫譯:失眠和憂鬱症/岩波新書),從中學到了睡眠障礙與憂鬱症(非典型憂鬱症或躁鬱症症狀)之間的關係。
根據他的說法,在伴隨眼球快速移動(rapid eye movement = REM)的睡眠型態(REM睡眠)中,抗重力肌呈現放鬆的狀態。而在非REM睡眠時的抗重力肌則是活動中的狀態。
作者在此提到了,左甚五郎在日光東照宮雕刻出來的「眠貓」是處於非REM睡眠階段。
「前腳支撐著,下巴懸空」的姿勢「被稱為人面獅身像般的姿態,抵抗重力抬著頭是關鍵」。
人面獅身像般的姿態! 多麼帥氣的名稱啊!被在睡覺中的貓咪給迷倒了呢!而且「在REM睡眠階段時,貓的〔…〕抗重力肌(在貓的情況下指支撐頭部的脖子肌肉)並不會活動,所以頭會跟地面緊貼在一起」。
也就是說,長谷川RIN二郎的「貓」(模特兒的名字叫TARO)是在REM睡眠階段。(RIN=「隣」字去阜部改為三點水的「潾」字)失眠有憂鬱的前兆,也有前因後果
根據作者的說法,「究竟動物為什麼要睡覺?」這個基本中的基本問題本身還未找到明確的答案。在說到「那麼,明白了些什麼嗎?」時則有「在有睡眠障礙時會產生什麼問題呢?」…等各種例子。
只要患者告訴醫生(無論是精神科或是心身醫學科)自己失眠時,似乎就會聯想到是否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所以,「總覺得最近的睡眠品質很差……」的人及其周圍的人,姑且先確認是否有以下「其實自己(那個人)的內心很失落嗎?」
「有煩惱的事嗎?」
……等可能性或許會比較好喔!
就算靠毅力也無法抵抗睡眠不足
這本書提出的實驗事例中,將原是實習醫生3人的交班制改為4人的交班制,使醫療事故風險減半了的說法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是秋田大學醫院的精神科科長,這本書也引用醫療主題電視劇「ER」為例,略為提及醫院交班工作(尤其是醫生不足的東北地區)的艱辛。
「『做著如此寬鬆的事是無法成為獨當一面的臨床醫生的』這項見解依然是資深老教授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是,「資深老教授提出『睡意是可以靠毅力克服』的『毅力論』只是幻想」。
確實是如此。我重新認知到:引發工作上的過失、過勞死或憂鬱症的原因之一就是這種日本式的「毅力論」。
當壞人也沒關係
在日本職場或學校中,容易成為上述「毅力論」犧牲者的人,多半都容易將自我陷入憂鬱狀態。作者認為擁有和憂鬱和睦相處性格的人皆將以壞人的行為作為目標。具體的行為有:
・善於拒絕他人・讓他人幫忙完成工作
・充實地渡過私人時間
・即使是今天可以完成的事,如果累了就明天在做
・做事隨意、草草了事
・抱怨、發牢騷
藉由以上幾點,來重新檢視患者的完美主義、過度在意他人目光,或有自罰傾向的情況。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這也是陷入憂鬱狀態的你的身體,因等不及你的「壞」而發出了悲鳴。
睡不著的時候,正面突破的「快眠法」
每天都失眠的日子該怎麼辦呢?
本書介紹作者的「快眠法」如下列所述。
・早上在固定的時間起床。・早上待在戶外或明亮的窗邊渡過。在同時擁有日光浴和清醒作用下,夜晚來臨後褪黑素(調整生物體規律的物質)的分泌也會增加。
・午睡大約20分鐘。
・做些快樂的事。特別是活動你的身體。
・下午3點以後應控制咖啡因的食用量。
・應在夜晚洗澡而非白天。隨著體內溫度上升促進散熱後,便會啟動睡眠的開關。
・夜晚時應將室內的燈光調暗。
・因為就寢後就會想睡覺。趁睡不著的時候窩進被窩裡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以上都是些正面突破的方法吧!但事實上,若持續到了夜晚還玩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長時間注視著藍光使睡眠品質下降的生活方式,就連上述的「快眠法」都很難讓自己入睡了。要健康沒有捷徑!抱歉……我只能做出這種嚴苛的結論。
(千野帽子)- 文章來源
- 介紹日本當前受注目的手機APP,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