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到日本遊玩時,大家有沒有發現偶爾能在特別的店裡聽到例如「牡丹鍋」、「紅葉鍋」之類的料理,但端上桌的卻是普通的紅肉,進一步追問,會發現原來這是不常見的山豬肉、鹿肉的料理,這些代稱是怎麼來的?又有甚麼典故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個文化小知識吧!
為什麼日本會用紅葉代稱鹿肉?
原來是因為以前的日本因為佛教的傳入,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不能吃獸肉的,特別是用四隻腳走路的動物,如果這時候想要吃肉的話,該怎麼掩人耳目呢?於是大家便開始使用各種借代方式來稱呼這些肉,而秋天正是獵鹿的季節,加上鹿肉顏色鮮豔有如紅葉,便被稱為「紅葉」了,但這只是較為常見的說法,真正的由來已經不可考。
「鹿與紅葉」除了食物以外,也許比較熟悉日本文化的朋友,應該會覺得這個組合有些熟悉吧?是的,就是日本的傳統紙牌遊戲花牌,其中有一張「鹿與紅葉 (鹿に紅葉)」中的圖案,其中卡面繪製的是往自己尾巴方向看的鹿,與花牌中其他動物不一樣,只有這隻鹿是往後看的,為什麼會這樣繪製呢?據說有個令人悲傷的小故事。花札(花牌)中有名的組合「豬鹿蝶」裡的鹿,是固定往後看的。古代流傳的紅葉故事
在江戶時代,奈良的興福寺裡有許多鹿被當作神明的使者飼養著,而寺院的小屋裡,有一位叫做三作、年僅十三歲的少年在這裡練習寫字。
但是,放在簷廊上練習寫字的紙卻被鹿給吃了,因為當時的紙非常珍貴,少年三作緊張地想去追鹿把紙拿回來,情急之下不小心朝鹿丟出了文鎮,而文鎮不偏不倚打中了鹿鼻子上的要害,鹿就這樣死掉了。在當時,殺害神明使者鹿的人必須要受到被石頭活埋的處法,是相當嚴重的罪過,就連還是少年的三作也無法倖免。可憐的三作就這樣抱著被他打死的鹿,被石子活埋了。而三作的母親悲痛難耐,便在寺裡種了一顆楓樹,為了祭祀三作,每天都會在早上四點以及傍晚六點時敲十三下的鐘 (三作的年紀) 來供養自己的孩子,這十三下鐘便被稱為「十三鐘」,在第四十九天,觀音也因此現身了。之後,東興寺便建了一座十三重塔,也被寫入了淨琉璃中的《十三鐘》中,講述著母親愛子心切與當時習俗殘酷的悲傷故事。而花牌上的鹿之所以回過頭,據說也是因為這個故事的關係,就像在替三作之靈弔念。花牌中隱藏的歷史與故事
沒想到小小的花牌圖面,竟蘊藏著這樣的故事!未來有機會還會跟大家介紹更多在花牌的歌詞或者是卡面中隱藏的故事喔!
下次在秋天前往奈良欣賞美麗的紅葉與可愛的鹿時,或許也會想起這樣的故事,而更感受到秋天美景之下輝映的殘酷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