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喜歡縮寫,這些縮寫甚至有可能深遠到能夠影響台灣,例如在台灣中有種叫做「3K產業」這樣形容較少人從事的行業的說法,這一詞便是來自於日本的「3K仕事」也就是「3K工作」的意思,其實3K工作雖然不受歡迎,但並不代表低薪,甚至也有十分高薪的情況,那麼什麼是3K?為什麼它們不受到歡迎呢?
何謂3K工作?
其實「3K工作」這個詞在台灣也常被拿來使用,又被稱為3K產業。但其實這個名詞源自於日本,意指工作性質中有「骯髒」(汚い,Kitanai)、「危險」(危険,Kiken)及「辛苦」(きつい,Kitsui)這三個要素的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工作的時候沒那麼體面,在工作期間有可能遭遇危險,還有會面臨到工時過長或搬重物的辛苦工作。這樣一聽有沒有很像工地行業呢?其實除了工地行業之外,還有可能會有燒燙傷危險的餐飲工作等等也是。除了工地行業之外,餐飲業往往也被日本人認為是標準的3K工作,全身弄得髒髒的,又有燙傷的危險,而不時的搬重物與長工時讓人覺得吃不消。
3K工作的缺人情況?
由於3K工作的性質不受人歡迎,在有眾多選擇的情況下,往往是最後才被考慮到的。甚至來實際工作之後,發現太辛苦的而離職的也不在少數。就餐飲業來說,很多店家都折衷採用打工的人士,而打工的時間彈性,往往打工的人沒來上班時,店家不是人手不足,不然就得先暫時休息,等有人手時再開店。
而為了吸引人來打工,除了時間縮短讓人覺得不要那麼辛苦之外,有的店家提高時薪,甚至提供餐點跟許多福利給打工人士。當然與台灣不同的是,在日本不管是打工或正職都是要提供交通費的。24小時營業的餐廳,也是符合3K工作的標準範例。尤其深夜的值班,店家往往祭出高薪來吸引應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