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2日,在北海道福島町發生了一起送報員被灰熊襲擊身亡的事件,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安,在6天後的7月18日,更有居民拍到了在大馬路上行走的棕熊,更加深了民眾的恐懼,也促使北海道政府必須做出應對,就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送報員遭棕熊襲擊身亡,引發當地居民不安
7月12日凌晨2點50分左右,北海道警察接到了一通報警電話,表示在福島町三岳附近有一名送報員被棕熊襲擊,並且被拖進了草叢中。當警方趕到現場時,卻只發現了倒在草叢中死亡的送報員,其腹部上也佈滿了棕熊的爪痕,是北海道今年第一起棕熊襲擊人類的事件。
在警方對現場進行調查採樣後,發現這頭襲擊送報員的棕熊,與四年前同樣在福島町襲擊並殺死77歲女性的棕熊是同一匹。相關報導一出,造成福島町的民眾人心惶惶,道警也透過防災無線電警告當地居民若沒有要事不要隨意出門,並且也與當地獵友會的獵人們合作,試圖盡早驅離棕熊,還給居民們安心的生活。
早就看到熊在跟著他?受害者對母親的疑問成為遺言
認識受害者的人在接受日本新聞訪問時,曾表示這位送報員其實在四天前就已經三次目擊到這頭熊,也使得送報員很不安,甚至在事發當天早上出門前對母親說「是不是帶把刀出門比較好啊?」
儘管已經有警覺性,但最終卻釀成意外,也讓熊害問題的討論在輿論中蕩漾。
在北海道並不是沒有出現過棕熊殺人的事件,事實上在1915年著名的「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就曾釀成了7人慘遭棕熊屠殺的悲劇。
而本起事件最後,於7月18日凌晨2點,北海道警察要再次接獲了來自福島町住家報警電話,表示在家中看到路上有一頭遊蕩的棕熊,警察連忙出動了員警,並聯合當地的獵友會以及町職員進行圍捕計畫。到達現場後,在他們眼前見到的是一頭長達2公尺的大型棕熊,警察依據驅逐法律讓獵人用獵槍向棕熊射擊,終於成功射殺了棕熊。
在射殺棕熊後,相關單位也很快地進行了DNA鑑定,想確認這頭棕熊是否與一周前的襲擊事件有關,幸好,鑑定結果顯示這襲擊送報員的正好是這一頭棕熊,也讓這起持續了一周的棕熊危機暫時解除。
如何處理熊?成為網路口水戰
為什麼棕熊會下山襲擊人類呢?關於這一點,專家表示棕熊只要襲擊過一次人類,便會記住襲擊人類的記憶,這次捕獲的棕熊在四年前的襲擊事件未被成功捕獲,或許是山裡的食物豐富讓他沒有下山,又或許是他持續地在等待著下一次的時機,才會釀成這次的悲劇,也呼籲相關行政單位必須做出更多的應變與保護措施。
發生事故當地的福島町議會也在這次事件後提高了捕獲以及驅逐棕熊的經費,包括獵人的活動經費以及路邊與河川地定時除草經費等等,福島町也在道路與山林的邊界設置電柵欄,以防止棕熊誤闖。也有其他的地區與當地獵人配合,教導民眾遇到棕熊時應該怎麼冷靜的處理,以防止更多不幸的事故出現。
然而網路上並非每個人都支持射殺棕熊的作法,在犯案的棕熊遭到射殺之後,北海道的公務系統湧入了大量的抗議電話,直指熊是無辜的、射殺熊太可憐了等意見,對於單純射殺而不是收容或是進行其他柔性處置,有許多人也對此政策表示不滿,正反兩方的網友也在網路上大打口水戰。
熊與人的生存邊界值得現代的我們關注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自然與人類的分界線也逐漸模糊,不只是北海道,就連台灣也時不時會出現台灣黑熊侵擾山區部落的新聞,如何抓好熊與人之間的生存界線與平衡,或許是身處現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如果是想前往北海道的旅人,請不需要太多緊張,札幌、富良野、美瑛、小樽、函館等主要觀光城市基本上是不會見到棕熊的蹤影的,但如果你的旅行路線會前往較為偏遠地區,或者是會前往林區,請務必攜帶「熊鈴」並且不要單獨一人行動,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