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登山,人們往往聯想到的是小團體的出遊,10人、20人甚至是一個班級最多40到50人左右的數字,也因此,單次山難的受災人數往往都有所限制。然而,在100多年前的1902年,曾經發生過一起山難,死亡人數高達199人之多,儘管這些人的身分特殊,也不是普通的登山客,但絕對稱得上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登山事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起知名的「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吧。
不熟山況的連隊,步向死亡的未來
明治維新過後,隨著西化的進程以及1894年的甲午戰爭取得勝利下,日本也躍上了世界的舞台。也因此,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日本,也自然而然的考慮與他國交戰的事蹟,視當時的俄羅斯為假想敵的日本,由於甲午戰爭時曾在級含地區陷入苦戰,也讓當時的日本軍方決定加強在寒冷地區的作戰能力,並安排了一系列的冬季訓練,試圖為未來的戰爭做出更完善的準備,而故事的背景,也就發生在這場冬季訓練中。
1902年1月,青森步兵第5連隊從本部出發,開始了目的地八戶的行軍演習,其中,由青森到田代溫泉這段長達二十公里的路程由為艱難,預計將耗費兩天一夜。早上6點55分,連隊從青森本部出發,到達田茂木野時,當地的村民建議當時的隊長山口少佐有寒流將會襲擊青森,應當停止進軍,或者是帶上一名當地嚮導,然而,山口少佐卻拒絕了這項提議,決定在嚴寒季節透過指南針與地圖,橫越不熟悉的八甲田山。
天氣逐漸的惡化,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
中午時分,天氣狀況逐漸惡化,甚至有了暴風雪的前兆,軍醫再次請求折返回營,然而,山口少佐卻認為傍晚能夠抵達下一個安全地,再一次拒絕了折返的要求。然而,部隊並沒能如他所預期的到達目的地,也只能選擇在嚴寒的野外進行野營,直到凌晨一點,少佐才終於決定折返歸營,然而早已為時已晚,連隊早已迷失在白茫茫的山林之中。
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連隊也逐漸亂了陣腳,失溫、凍死的人不在少數,儘管他們想要尋找那微小的一線生機,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身邊的成員也一天一天地減少,到最後,僅僅只剩下十一人生還,其中,在醫院有的失去生命,有的必須截肢的情況下,210人的連隊,能夠回到部隊的就只剩下三個人。
悲劇的成因與後續
關於此次事件的原因,有很多的說法,雖然沒有一定的推論,但大致上可以歸咎於準備不足與指揮系統的混亂,包括領導者的決策不一致,防寒道具準備得更足夠等等,再搭配上當時接近零下20度的低溫與惡劣的天氣,導致了這一場近代史上的最大型山難。
1971年,作家新田次郎將此事件改寫成了小說,並於1977年被翻拍成了電影,讓這起事件的知名度在日本擴散開來,甚至有了一些靈異傳聞,儘管有些與現實的情況並不相符,但也確實讓這起發生在明治時期的山難事件,被更多的現代人所認識。
在青森留下濃墨重彩的一起事件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無疑是一場歷史留名的事件,在青森當地,仍然能夠見到包含看板、紀念館以及墳墓等等的歷史遺跡,也讓當時的日本軍方更重視防寒的重要性,在30年後的又一次八甲田山冬季行軍,也由於這次的經驗而無事成功,或許,在山中的亡靈們,也給了自己的同袍們最大的守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