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無論有沒有研究過日本史的人都多少耳聞過日本幕府曾經在17世紀的江戶時代進行了鎖國政策,直到後來的19世紀,才因為黑船來航的緣故而鬆綁了鎖國的政策。那麼為什麼當初日本要實行鎖國政策呢?今天就讓編輯部來為大家介紹德川幕府在江戶時代實施鎖國政策的背景吧!
日本邁向鎖國的主因
為什麼德川幕府會在當時選擇鎖國呢?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宗教勢力的互相角力。在基督教傳來日本之前,日本最為盛行的宗教是佛教。當日本開始和西方世界進行貿易和交流後,基督教和天主教就已經開始傳入了日本,據說在1610年代,日本就已經約有70萬名的基督教信徒。要知道,根據日本的分析,1610年代左右的日本人口約在1000萬上下,而在交通及訊息流通不便的時代背景下,基督徒的信徒卻日漸增長一事讓幕府感到擔憂。但其實從更早的1587年開始,豐臣秀吉就已經頒布了禁教令,不過這卻沒有成功降低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也難怪幕府當時會對此感到擔憂。
而會讓幕府感到擔憂的最主要原因,是西方宗教帶來的觀念,也就是人人平等。這對當時,以儒家的士農工商來區分出階級的日本社會來說,嚴重地衝擊到了人民的傳統價值觀及幕府政權的正當性。也因此幕府一直以來都對基督教抱持著警戒的態度。
直到1630年代開始,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開始陸續頒布了第一到第五次的鎖國令。嚴格規範了國內外的船隻及人員的出入。在1635年的第三次鎖國另中,甚至直接禁止所有日本船隻前往海外國家,也禁止了在海外的日本人歸國。雖然這在當時是為了嚴防歸國的國民將海外的宗教信仰及價值觀帶回,但也讓許多人民與家人從此再也無法見面。
而對於基督教的壓迫,也讓國內的基督徒產生了反抗的想法。直到1637年,真的爆發了由基督徒進行的民變「島原之亂」。在當時九州的島原・天草地區,由於當地的大名就是信奉基督教,因此也讓基督教的信仰在居民們之間根深蒂固。而當時的暴亂整整持續了一年,據說由於基督徒的戰役高昂,讓當時的幕府軍久攻不下,最後選擇直接請求荷蘭人的協助,使用西方的船艦火炮並且切斷了糧食的後援,才終於結束了這場民變。
在這場民變結束後的隔年,幕府便頒布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鎖國令,也讓江戶時代徹底地走向了鎖國的道路。在這之後,幕府開始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要求人去踩踏畫有耶穌基督或是瑪莉亞的畫像,好來識別國民是否為基督教徒。若無法踩踏畫像的話,就會直接被判處死刑。與此同時,幕府也開始強制要求人民信仰佛教。
真的徹底和國外斷絕關係了嗎?
那麼在第五次鎖國令之後,日本就徹底地與外界隔絕了嗎?其實也不是這樣,日本還是有和幾個國家建立外交和貿易關係的,但是這些國家都只能在幕府規定的場所出入國,並且無法離開幕府所規定的區域,也嚴禁與日本國民有所來往。
(オランダ:荷蘭 アイヌ:阿伊努)
首先,與朝鮮的外交接口在日本西方的對馬島上,而當時的琉球王國的外使則是必須到薩摩,也就是現在的鹿兒島。和居住在北海道,當時還沒納入日本版圖的阿伊努人(當時稱為蝦夷)則是在北海道最南端的松前來往。至於和明朝以及荷蘭,則是在目前的長崎進行貿易及往來。
咦?看到這邊是不是讓人覺得很奇怪呢?經歷了剛才提到的島原之亂,以及第五次鎖國令之後,為什麼信奉基督教的荷蘭人還可以在日本貿易並與日本有往來呢?其實這是因為幕府與荷蘭簽訂了相關的協議,規定著荷蘭人只能在日本進行貿易行為,而不會進行傳教。而這也與先前曾經提及到鎖國的背後是宗教勢力的角力有關。例如當時的荷蘭人、英國人都是信仰基督教及新教為主,而先後被日本驅逐的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則是天主教為國內信仰的大宗。因此其實這場角力不光是日本國內的佛教與西方基督教的競爭,同時也有著這些西方大國之間的不同宗教競爭唷!
那麼在鎖國開始之前,那些非常有名的戰國時代的知名人物又對和西方的貿易及宗教有著什麼樣的觀點呢?首先讓我們提到織田信長,相信大家都聽聞過他非常熱衷於西方的文化及各種器具。因此對於西方的宗教文化其實抱持著相當開放的態度,甚至承認了基督教在國內的活動。但後來的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就對基督教抱持著警惕,認為雖然可以與國外進行貿易,但不該讓傳教士在國內傳教。由此可見,其實織田信長的一些做法及觀念都與當時的日本社會格格不入。也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在戰國時代中力戰群雄,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幕府的抉擇
在介紹完了鎖國政策後,不知道大家又對這項政策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呢?雖然幕府禁止了人民前往海外的自由,並且不讓其接觸海外的文化,但在黑船來航之前,幕府也的確維持住了政治體系,讓德川家在往後的兩百年間都得以位居將軍的位置。以當時的德川家的觀點來看,做出為了維持統治而嚴厲的管制人民的抉擇,想必也不會令人太過費解吧。
■ 相關文章: 為什麼日本是右駕?來到日本自駕開車時的注意事項
■ 相關文章: 為什麼日本的水可以直接喝?到日本玩到底能不能直接喝水龍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