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一部《非誠勿擾》讓北海道道東的風景深入人心,如今,泰國電影《時光情書》 又讓九州的佐賀縣名聲大噪。這部在佐賀取景的電影於2014年上映,其後的2015年,飄洋過海到訪佐賀的泰國遊客猛增至前一年的337%。佐賀曾在日本人「一輩子都不會去的都道府縣排行榜」上名列榜首,但泰國人卻重新發現了它的魅力,這也是始料未及的。如夢似幻的景色經過銀幕放大,已然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Premium Japan編輯部特意精選出攝影師水田秀樹拍攝的10處佐賀仙境,與全世界的讀者分享。水田從2014年起,耗時16個月、遊歷34個國家。他的攝影作品在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上獲獎,目前正在用自己的創作為故鄉佐賀注入新的活力。接下來,我們就請走過天涯路的水田,來談談令他動容的佐賀風景,以及不得不按下快門的10個場景。
①有明海每月隨潮汐變幻的海上鳥居(太良町)
3座鳥居在有明海的淺灘上一字排開,它們的表情隨潮起潮落而變化萬千。海潮落差劇烈,每月只有1、2天,滿潮與日出時間一致時,可以拍到最完美的照片。首圖是日出,這張則是陰天。水田說:「我是衝著朝陽去的,可惜遇上了陰天。然而,大霧卻又增添了意外的神秘感。恰巧有蒼鷺棲息在鳥居上,我便拍了下來。」②攝影師的最愛!濱野浦梯田(玄海町)
大大小小的283塊水田鋪滿了這片山坡,4月下旬剛灌滿水時特別搶鏡。尤其是夕陽即將沒入水平線時,梯田的水面染成橘色,美得令人窒息。「有座展望台能看得見這片梯田,最近成了情侶們表達心跡的聖地,還新加了塊心型雕塑呢。」水田笑道。③從對面山上眺望祐德稻荷神社(鹿島市)
佇立在森林之中的祐德稻荷神社是日本三大稻荷之一,也是《時光情書》最重要的外景地之一。電影上映,一夜間成為泰國人憧憬的去處。水田說:「我爬到對面的山上拍攝了這張神社全景照片。「奧院」果真是在山谷深處,俯瞰下去,景色真是美極了。成片的鳥居一直延綿到這裡,非常上相。這山太值得爬了。」④用盡洪荒之力 大彈塗魚求愛的一躍(東與賀町)
東與賀海岸雲集了來自全世界的候鳥,潮間帶上還有許多大彈塗魚棲息。大彈塗魚在泥上蹦蹦跳跳的樣子令人忍俊不禁,這其實是它們的求偶方式。水田說:「我在潮間帶遇到的漁民告訴我說,剛捉到的大彈塗魚烤出來比鰻魚還要好吃呢!」⑤1.3萬株梅花暗香氤氳的牛尾梅林(小城市)
2月上旬到3月上旬,牛尾山一帶約1.3萬株梅花競相開放。水田說:「小山坡是賞梅花和油菜花的好去處。在3月上旬舉辦的牛尾梅花節上,初中生們會表演傳統『浦安之舞』。」⑥無需注釋的廣袤天空!(佐賀全境)
佐賀沒有什麼摩天高樓,所以天空顯得特別遼闊。佐賀市每年秋天都會舉辦佐賀國際熱氣球節,100多個熱氣球把天空裝飾得七彩繽紛。水田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佐賀天空的寬廣,為了表現出這一特點,我在神埼市的河堤上拍了這張夕陽。」⑦與紅葉媲美的九年庵新綠(神埼市)
佐賀實業家伊丹彌太郎於明治25(1892)年建造的別墅九年庵,擁有6800平方米的庭園,春秋兩季對遊客開放。水田說:「九年庵的紅葉非常有名,不過我更推薦春天的新綠景色。況且,來看新綠的人還比較少喲。」⑧從國見岳遠眺有田群山(有田町)
這裡是日本陶器的代表――有田燒的產地,它被層層疊疊的群山環繞,窯廠就散布在山間。水田說:「這張照片是從佐賀與長崎縣境上的國見岳拍的。其實我原本想去拍朝陽,結果又是只拍到了大霧。不過,這反而更加表現出山谷中氤氳了400年的有田燒這一傳統。或許是因禍得福吧。」⑨御船山樂園杜鵑與立體光雕投影(武雄市)
御船山樂園佔地近50萬平米,春有20萬棵杜鵑花爭妍鬥艷,秋有紅葉舞翩躚。目前正在和Team Lab(東京一家高科技藝術宣傳企劃公司)開展合作。水田說:「武雄市為了宣傳也是不遺餘力,現在正與Team Lab一起開展立體光雕投影。御船山樂園隔壁的『竹林亭』,是福岡佐賀版米其林中得分最高的旅館。」※下圖為御船山樂園官方宣傳圖片⑩吉野之鄉雪景(吉野之里町)
日本人看到這張照片,第一反應都以為是東北地區。其實這也是佐賀。這張雪景在國家地理網站上,從5000多張照片中脫穎而出,被選為「Daily Dozen(今日12張)」。水田說:「這張照片拍攝於去年1月,一場大雪之後。佐賀偶爾也會下雪,但很少會積到這麼深。」除了上述10個場景之外,佐賀的魅力還有許多,至於為什麼一直不為人所知,想來也是不可思議……對此,水田解釋:「佐賀縣不太愛出風頭,感覺比較害羞。儘管風景和美食都不遜色,但對當地人而言,都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才難以宣傳吧。」攝影師水田秀樹(MIZUTA HIDEKI)
1986年、出生於佐賀縣神埼市。畢業於佐賀大學、九州大學研究所,曾任職於製造公司。2013年辭職後學習攝影和網頁製作,2014年起歷時16個月完成環球之旅。回國後在佐賀開展活動。參與創立佐賀縣上峰町「故鄉納稅」項目,從網頁設計到商品攝影全權負責。2016年1月起作為攝影師參與佐賀縣旅遊網站「佐賀心地」(意為「感覺、情緒、氛圍」)。
採訪・撰文/大石智子《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