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需要拿出證件來證明自己身分的場合,你會拿出什麼證件呢?在台灣的我們,已經習慣從小到大都有一組10碼的身分證編號,各種生活大小事都以身份證作為身份證明,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身份證的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日本,那日本人平常都用什麼證件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呢?
日本沒有「身份證」?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身份證呢?據說是因為二戰結束前,日本政府為了調度糧食配給給軍隊,強制緊縮其他人民的糧食額度,並要求男女老幼都要在一塊白布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住址、生日等多項個人資訊,作為身份證明之用,出門時一定要穿將白布縫在左胸前的衣服,而這塊白布的作用除了作為配給糧食的證明外,也有防止間諜的作用。
由於當時隨時都有可能遭遇意外或空襲,這塊白布也有作為搶救或認屍的功用,也成為了日本人的創傷,對於集和個人資訊、身份控管有關的政策都相當敏感。
日本常見身份證明證件
既然日本沒有所謂的「身份證」,那日本國民平常都以那些證件作為身份證明呢?
駕照
日文為「運転免許証」,上面除了個人基本資料外,還會有個人的照片與12位數的號碼,由於需要定期更新,算是日本人最常用來當作身分證明的證件。
【26日から】セブン銀行、コンビニATMで口座開設など可能にhttps://t.co/tEB7qG1vB4
— 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 (@livedoornews) September 12, 2023
運転免許証などの情報と顔認証で本人確認を行い、24時間365日コンビニで銀行の窓口と同様の手続き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また、2024年春には顔認証だけで現金の出し入れができるサービスを始める予定。 pic.twitter.com/z4AUGDkUj2
現在甚至可以憑駕照就在便利商店的ATM開戶了喔!
住民票
可以視為台灣的戶籍謄本,也有11位數的編號,不論是否為外國人,只要到了日本先會到市區役所(區公所)拿到一張住民票,上面會記載個人的現居地址、國籍、出生年月日等基本資料,也是政府用來劃分稅務、社會福利、災害對策區域的基本資料。
健保卡
日文為「健康保険証」,會定期更新的紙本證件,也是人手一張的身份證明之一,記載資訊較少,只有個人姓名、出生日期、性別,以及地址。
相關推行政策
政府為了推展各種政策,一定都會需要統整好的國民資訊才能夠規劃與順利推行,並且為了減少行政資源浪費、確保國家稅收,實際上日本也推行過多次相關政策:
國民總背番号制度
1968年(昭和43年),佐藤榮作內閣為了減省行政機關無謂的流程,以及為了提升服務國民的目的,進行研究與在多機關推行統一的個人號碼制度「各省庁統一個人コード連絡研究会議」,即「國民總背編號制度(国民総背番号制度)」,與台灣的身份證號碼概念相似,但基於日本人對於管理社會的恐懼感,這項政策受到大量的反對意見而停擺。
日本でも1970年に「事務処理用統一個人コード」の計画が打ち出され「各省庁統一個人コード連絡研究会議」が設置された際、「国民総背番号制に反対しプライバシーを守る中央会議」が結成されて反対運動が勃発。しかし彼の指摘するのは…
— Hiromitsu Takagi (@HiromitsuTakagi) September 23, 2022
↓行政管理庁史編集委員会『行政管理庁史』(行政管理庁、1984) pic.twitter.com/o4uWSd2Y4n
納稅者番号制度
日本政府基於稅制修訂需求,為了更能夠精準掌握個人所得狀況以防止逃漏稅,並使稅務行政高度資訊化,於「昭和54年度の税制改正に関する答申」中提出了「納稅者編號制度(納税者番号制度)」,以及1980年(昭和60年)曾提出類似的「Green card制度(グリーン・カード制度,針對個體戶的收入制度)」等,但都遭受大量的反對,造成多次稅務相關法律修訂都無法成功推行「納稅者編號制度」。
住民基本台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1999年(平成11年)實際推行「住民基本台帳Network System(住民基本台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簡稱住基ネット)」,是基於「住民基本台帳制度(住民基本台帳法)」修訂而推行,這項政策是將各地方政府所有的居民資訊做統整,有確認國民本人的功用,以及行政效率化、提升國民便利度以及行政電子化的目的,同時也建立了個人資訊保護法相關法律,但也接受到大量的有關人權維護的反對意見而停止。
「MY NUMBER法」
<河野大臣会見📷>6/2
— デジタル庁 (@digital_jpn) June 2, 2023
冒頭、
[デジタル庁]
・マイナンバー法改正案の成立
・マイナンバー関連サービスの誤登録等事案
[内閣人事局]
・働き方改革促進のための生成AI活用ワークショップ
の発言と質疑応答。
🎥動画https://t.co/oGyd5jFRJA pic.twitter.com/Kbgqh52WRJ
近年來,日本也開始推行「MY NUMBER(マイナンバー/個人番号)」,為12個數字所組成的編號,而「MY NUMBER」是基於多次失敗的類似政策經驗、以及現實的需求而推行的政策,起源於安倍前首相推動的平成25年法律第27條「行政手続における特定の個人を識別するための番号の利用等に関する法律」,又稱為「MY NUMBER法(マイナンバー法)」。
配合「MY NUMBER」政策,在2016年1月開始發放塑膠IC晶片卡「MY NUMBER CARD」並且設置一組密碼,來統整一個人同時在各個機關所有的資訊、整併現行的多種證件,以及確實掌握國民的生存狀況、收入資產等資訊,作為國家政策推行的公平性基礎來源,也是為了提升行政效率及民眾使用便利性。
推行多年以來,日本政府以許多誘因推廣民眾持有「MY NUMBER CARD」,如新冠疫情期間,使用「MY NUMBER CARD」申請補償金10萬日圓可以優先撥付、以及啟用健保卡等功能,最多可以獲得等同2萬日圓的Paypay點數等政策,但現在「MY NUMBER CARD」的持有率仍只有七成多,除了日本國民尚未普遍熟悉資訊科技外,也有日本國民仍對於國家掌握個人資訊持有不信任感的推論。
「MY NUMBER CARD」推行全國指日可待?
雖然「MY NUMBER CARD」的持有率仍只有七成,以及仍會有個人資料讀取問題的新聞,但似乎最有可能成為近代日本所謂的「身份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