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優惠券

日本「婚活現象」年滿十週年遇衰退!遇上肺炎疫情將會是轉機?

2020年10月28日 | By
日本「婚活現象」年滿十週年遇衰退!遇上肺炎疫情將會是轉機?
日本人一向將結婚、建立家庭視作人生圓滿的里程碑。在2009年由社會學者進行的未婚者調查中,有高達九成的未婚日本男女表示將來有結婚的打算,並發展出「婚活」如此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婚活」現象是什麼意思?從何而來,發展至今又有哪些變化?而日本人的「終身大事」是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想結婚的人多、能結婚的人卻少?今天就和我們一起探討吧!

日本「婚活現象」年滿十週年

婚活十週年討論

日本未婚率至今依然居高不下。在新娘研究所最新發表的2019年20~40歲未婚者調查報告中,顯示目前「連交往對象都沒有」的男女高達67.9%,其中甚至有39.5%的男性「從來沒有與異性約會過」。

資料來源

「婚活」一詞的歷史

「婚活」與日本大學生的「就活」是一樣的概念,「就活」代表學生為了畢業後的就業,而進行各種筆試、面試。而「婚活」便是為了成功結婚而努力進行各項活動,包含聯誼與相親等。這個名詞由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在2007年底的《AERA》雜誌上提出,並在隔年與白河桃子教授合著《「婚活」時代》出版後,一躍成為人人熱烈討論的社會現象。

最多人收看的NHK電視台推出了《婚活離活》劇集,愛情戲旗艦品牌富士月九也推出了中居正廣主演的《離婚萬歲》,讓「婚活」不但在2008~09連續兩年入選流行語大賞的候選關鍵字,學者開內文乃統計,在「婚活元年」的2009年,光是主流紙本媒體上就刊載了53篇專題、79篇相關報導。至今,幾乎只要關於結婚的話題,都可以被列入婚活的討論、研究範圍中。

有關婚活的日劇

圖片來源

安倍也救不了的結婚率與生育率?

日本婚活十週年

而2012年安倍晉三回鍋擔任總理後,最致力推動的便是經濟發展政策,也就是「安倍經濟學」。但在日本急速的邁向高齡化社會、人口負成長的情況下,2015年再推出了「安倍新三箭」,全力活化人口政策。包含中央政府、地方自治體皆不遺餘力推廣婚活,並提供相關補助,鼓勵生育。

然而,現在回頭檢視,即便檯面上再怎麼熱烈地鼓吹婚活,日本人口仍然是連續13年的負成長,厚生勞動省在2019年底公佈的新生兒人數也創下歷史新低,首度跌破到90萬人以下。在「婚活元年」的十年後,根據新娘研究所做的調查統計,藉由婚活而結婚的伴侶,已經從2009年的2.9%逐年增加到2018年的12.7%,甚至2018年結婚的伴侶中,有參加過婚活的人已經高達32.3%。顯然婚活已經逐漸成為日本人的結婚主流媒介。但是,日本男女的未婚率還是高於「婚活」盛行前的2005年。筆者持續研究相關資料、並歸納出以下解析。

婚活比率圖圖片來源

由上圖知,在2008年後,日本人參與婚活的比率年年都在上升。

社會學者強調原因在於經濟狀況與觀念落差

山田昌弘教授在聯合著作《「婚活」現象的社會學:日本的擇偶現狀》(2010)、以及2018年的訪問都指出同樣的問題:

(一)女性追求的高經濟收入男性大量減少

日本人為什麼不結婚

日本人的傳統觀念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上班工作賺取薪水,而女性擔任家庭主婦,收入全由男性承擔。在戰後經濟成長期這並不是什麼問題,但在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導致日本經濟急速地探底,高收入的正職員工減少、許多男性變為不穩定的非正式勞僱工作者,女性希望的年收入400萬元以上男性人數減少到不到三成,但無論是正職、非正職女性都還是集中於尋覓社長、總裁這些高收入男性,自然難以提升結婚率。

山田教授亦強調如此現象也來自大眾傳媒的誤導,他們提倡「婚活」的初衷是希望大眾瞭解性別分工社會隨著經濟蕭條已不復存在,故鼓勵女性踴躍尋找合適組織家庭、一同工作的對象,但婚活指南、婚友社卻都在編織「只要這樣做就能與少有的高收入男性結婚」的夢想,導致許多女性虛耗時間、而大量低收入男性也無法得到交往認識的機會。

婚活研究者

圖片來源

(二)高風險社會導致人們更不願花時間投入婚活

隨著經濟下跌、工作難找,對日本年輕人來說,如果不積極努力、磨練自己、推銷自己,就不可能完成就業和結婚兩個成長路上的必要事項。但問題是,即使努力了,也不能保證就一定能實現就業與成家,因為社會上的競爭就是如此激烈。

投入大量時間、金錢成本,與許多沒興趣的異性見面喝茶卻是一場空,讓婚活成為「高風險」的人生投資。現在出現了「婚活疲乏」這樣的新名詞,指在婚活中感到疲倦乃至放棄結婚希望的心態。問卷調查中也看到許多意見,如女性表示「自己不能在交往後分手,承擔不起冒險」、男性也認為「婚活有害於更多我們生活中其他有趣的活動」。

隨著對婚活的不信任、疲乏,也有許多年輕人直接走向:放棄理想(高收入或容貌美麗)的結婚對象;或者在非人、虛擬尋找家人關係(如寵物、女僕咖啡店、偶像追星)。前述統計39.5%沒有與異性交往經驗的人,有一部分便是「自己選擇要這麼做」的。

電視報導婚活現場

圖片來源

十年目睹之婚活市場怪現狀

除了上述影響因素,事實上就算連高收入男性、美麗的女性,都還是會面臨到婚活失敗的困境。經營知名結婚網站的婚姻介紹人兼作家鐮田玲,在東洋經濟週刊上連載的「婚活現場的真實聲音」專欄,便介紹了許多現代婚活的怪異現象。

一位身高超過170公分、外貌正經乾淨,年收入800萬日圓的46歲男性歷經數次失敗始終無法結婚。他輪流遇上了假冒身份的騙婚詐欺、或者是對方不願意搬到他買下的房子所在的環境、也有對象不願意與他的父母一起生活當看護。鐮田指出,高收入男性往往背負著工作、房屋、高齡父母的重擔,並不是所有女性都願意一同負擔,尤其是習慣了獨居的OL。

甚至有年收入高達1000萬日圓的社長級人物也在婚活市場中吃鱉,在一頓要價5萬日圓的相親碰面後發現自己只是被當成「メッシー君(備胎、工具人之意) 」,有些女性其實並不是真正在婚活市場上找伴侶,只是在一次又一次與男性「第一次碰面」的過程中尋找免費請自己吃大餐的冤大頭。

參加婚活的人們

準備了美食佳餚的相親派對,真的有些人只是為了「吃」而來參加的。

也有面容姣好、皮膚白皙、甚至身材前凸後翹的35歲女性,從30歲出頭開始進行婚活,卻至今一無所獲。她在30歲前擁有穩定交往的戀愛對象,對方擁有自己的酒吧,忙碌又沒有結婚的念頭,日夜顛倒的工作模式也不合適擔任父親角色。現在的女方才為自己年輕時也不急於結婚,享受自由戀愛的感覺而後悔。

一方面她難以避免拿舊愛與婚活中的新對象比較,覺得總是無法遇到超越前男友的好對象。另外她也遇上了在肉體關係後表態「我只是想跟巨乳女性做做看」的「ヤリモク男」(無意結婚,參加婚活只為騙色的渣男),白費了許多寶貴光陰,身心更是飽受摧殘。

鐮田指出,在30歲才開始婚活的女性,時常會歷經更多的難關。因為她們往往度過浪漫、理想的20歲時代,即使現在年紀大了,也習慣於被呵護地對待。然而這些擅長浪漫與溫柔的男性,自然會選擇再去尋找20歲的年輕女孩交往,必須與年紀大於自己的男性婚活的30歲女性,很難從這些男人身上得到類似的對待,在比較心態上無法調適而更難以結婚。

女子雜誌的熱門話題

圖片來源

肺炎疫情下的婚活新路

經濟問題與婚活中橫行的騙子,讓想成家的日本人依舊處於重重困難中。尤其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必須保持距離甚至避不碰面,確實讓所有的婚姻介紹人、婚友社都憂心於對業績、出生率的進一步衝擊。

危機就是轉機,「ZOOM婚活」也就是視訊婚活,為疲乏的婚活產業注入了新的可能性。這個在意外狀況下風行,名為ZOOM的應用程式擁有許多好處。一來過往的約會網站在保護個資的規範下,會員們只能在網站上交流,對對方的了解是很片面的,也沒有辦法交換信箱、SKYBE等聯絡方式。

參加婚活的男性

圖片來源

ZOOM能夠直接在介紹人的權限下發送連結與密碼給男女方,讓他們直接在螢幕前面對面認識彼此,降低了造假的可能,更無須在交換信箱後才能保持聯繫,畢竟可能是面談過一次就不會再有後續的對象,使用視訊要聯繫或中斷聯繫都很方便。

省錢型態讓婚活再次復活?

肺炎疫情影響婚活率

另外一個更實際的因素便是「省錢」。參加婚友社、找介紹人本來就要支付一筆開銷,但社會的約定俗成也是在碰面時的喝茶、吃飯由男性負責買單。也就是說,不斷參加婚活對男性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經濟壓力。

受訪者男性提到使用ZOON婚活能夠省下許多次的餐費與交通費,更能杜絕只想找「メッシー君」的女性,也就是減少無效婚活所導致的浪費成本,成為了尋找理想對象的精神與物質助力。「婚活」在政府、媒體的宣揚下,已經在這十年間深入「想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未來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與發展,便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妳可能會喜歡

最新排名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