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自中國傳入日本,日期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而正好,政府在1984年制定兒童節時也選中同一天,因此許多端午與兒童節的習俗以及象徵都會出現在同一天,形成有趣的文化景象。端午節在日本又被稱為菖蒲節、男孩節。每到五月五,大街小巷便會掛上鯉魚旗和菖蒲,家家戶戶佈置起五月人偶,家人們一同品嚐端午節氣柏餅。接下來就來一一介紹這些習俗吧。
日本端午節掛鯉魚旗
五月人偶
柏餅與粽子
粽子對台灣人來說相當熟悉,而大部分的關西人過端午時,其實也有吃粽子的習慣,關東人則吃另一種名為「柏餅」的菓子。「柏」為槲樹,象徵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白嫩的柏餅包在槲樹葉裡,一口咬下甜滋滋的豆沙內餡,是端午節全家同歡的美味。
而日本的粽子,也不是台灣常見的三角粽,而是外型呈現細長錐狀,驅邪的粽葉所包的不是米飯,而是晶瑩剔透的長錐型,葛粉或紅豆羊羹製成的和菓子。這種粽子在京都地區以「川端道喜」最為出名,又稱為水仙粽即羊羹粽。五月五日端午節,不只街上、店家裡可以見到許多的特色裝飾,還能趁著時節吃到特殊和菓子,也是一種非常道地的深度旅遊體驗。未來如果有機會,不妨考慮選在端午前後前往日本遊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