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農曆過年就要開始了,而日本過年早在一月時就已經結束了呢,在日本和台灣這兩地過新年會有怎樣不同的感受呢?第一次在日本過新年的筆者在許多地方都有感觸。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有趣的不同之處吧!
年節料理
筆者彥彥提供
在台灣每年的最後一天就是人們忙著準備年菜的時候。台灣的過年料理都常都非常豐富,以示我們可以吃得飽足、新年才會豐收。在除夕夜裡我們會吃「團圓年夜飯」也稱之為「圍爐」。
從字面上看來就是希望眾人圍成一圈圓圓滿滿吃飯的意味,而離家打拼的家人,也會在除夕盡力趕回來圍爐, 才有闔家團圓的感覺。但若有人缺席則是要為他準備一副碗筷、留一張椅子表示家中仍有他的位置。有趣的是台灣的年夜飯最後一定要有留一道魚料理不能吃完,取之 「年年有餘」的意味。
日本人把新年的1月1日~1月3日稱為「三賀日」,在這段期間大家都會到左鄰右舍或是親友家拜訪。所以日本人家在新年主婦和太太媽媽都要休息,只吃年前事先做好的料理。
而事前做好的「御節料理」也通常是冷冰冰的,不似台灣熱騰騰暖入心脾。「御節料理」是將事先做好的年菜裝在層層相疊的方形高級漆器中,會裝有象徵健康的甜黑豆、象徵快樂的昆布卷和象徵喜慶的真鯛,象徵子孫繁盛的金黃魚子、寓意著長壽的大蝦等,表達著人們對新的一年各種期望和祝福。更為傳統的「御節料理」會以「重箱」來分四層裝來表示四季, 較講究的會用「五重箱」裝起來,每一重所放的料理也會根據地方風情而不太相同。
新年喜氣食物
由於水餃像中國古代的金元寶形狀,因此在過新年的時候吃象徵將財運吃下肚,有招財祈福的意味。
金黃圓潤的橘子是「吉利」的代表,因為發音相近而受到台灣人的喜愛,經常是台灣人拿來祝賀「大吉大利」的過年禮。
日本每年的最後一天稱為「大晦日」,在大晦日一定要吃的一樣食物就是「年越し蕎麦」。
和平時吃的蕎麥麵不一樣,過年的「年越し蕎麦」是用熱湯煮的暖呼呼口味。一定要在晚上12點以前吃完,而且不能留過12點放到明年,據說如果有剩下的話對新的一年財運運勢不好。
而吃蕎麦麵的寓意是因為蕎麥麵容易咬斷,象徵「切斷今年一年的厄運」。而蕎麥麵細長的模樣,也被認為是長命百歲的吉象。
中文是魚子而漢字寫為「数の子」的魚卵,是日本冬季才會出現的食物。吃下的寓意代表子孫繁盛,多子多孫。
新年裝飾物
貼春聯,意義是為了辟邪和去除今年的晦氣。紅色可以辟邪,象徵吉祥,所以後來的春聯都是用紅紙書寫
台灣人每到春節就會透過貼春聯、寫書法字來將自己對於未來的想望或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來寄託在其中。希望一整年都可以藉由春聯的題字來鼓舞、激勵自己。
日本新年期間「門松」是年節裝飾必備之一,日本人的家家戶戶門都會擺放門松,希望新年開運。
「門松」是用繩把松、竹、梅等植物捆起來的裝飾物,是日本傳統的「緣起物」。因為門松意謂給神指引的標示, 所以在新年都要擺上一付。
「鏡餅」是日本過新年時用來祭祀神明的裝飾物,是用兩種大小的年糕疊成,上頭在擺放顆橘子。
在新年過後日本人會將「鏡餅」煮來吃,是因為擺放多天的年糕已經乾裂難以入口,所以將它加入「雜煮」中就會變得軟襦美味。
新年拜拜習俗
每年的「大晦日」日本民眾會在享用完御節料理和過年蕎麥麵後,會在午夜到來前到各地的神社、寺廟準備新年的第一次參拜。這是被稱為「初詣」的習俗。
日本人會在神社或寺廟裡抽籤,來看新的一年運勢如何。不過就算抽到不好的籤也沒關係,可以將籤詩留在神社和寺廟讓神明幫忙消災解厄。好的籤就帶回家自己留存。
台灣每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是要「拜天公」 。除夕當天一早備好鮮花素果和五牲祭品,並選一吉時祭拜天公、眾神、地基主和祖先,感謝其一年來的庇佑和保護,並祈禱來年順利平安。
家家戶戶都會有其各自特色的「拜天公」儀式,不變的是滿桌的豐盛祭品。
台灣和日本各自的過年習俗都相當的有意思,希望大家都能將自身傳統文化的美妙習俗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