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正宗哥吉拉》的人要向別人介紹電影精彩之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不剝奪未觀賞者的樂趣下,將電影形容到吸引對方進電影院觀賞很不容易。哥吉拉知名的登場畫面就是從東京灣步上陸地,由海面眺望日本列島而步步逼近的鏡頭,腦海裡不禁浮現「啊……彼岸就是這種感覺吧……」的想法──有七天的時間,要掃墓祭拜的「那個彼岸」。曾經讀過,佛教之中所指的彼岸是領悟的終極理想,即「涅槃」的境界。從此岸(現世)出發,歷經過常、樂、我、淨的四項磨練後,最終抵達的「對岸」……啊,現在不是要開始說什麼奇怪的話題啦!請大家看到最後。1954年,第一部《哥吉拉》蘊含著強大的意涵,人類必須要和自己引起的核能災害戰鬥,在痛苦之中飽受折磨,面對自己的愚昧,簡直就像是艱困的修行般,為了前進到下一步,這場戰鬥是絕對必要的關卡。在《正宗哥吉拉》中,哥吉拉也是從大海登陸東京,並不是要和誇張的敵人對戰,而是日本要如何徹底地克服這項考驗:褪下西裝,穿著工作服出席記者會的總理大臣、在體育館裡避難生活的人民、可以抵抗怪獸釋放出的輻射防禦服、隨處可以聽見的「料想之外」、「輻射偵測站」等字句──2016年的今天,眼中這些畫面「似乎全可預見」。上述均以十分細膩而誠摯的手法呈現,人生的時間有限,一分一秒都非常珍貴。這部電影作品能夠感受到幕後所有參與製作的人,欲傳達出「花上一輩子也想呈現」的緊張感,雖然在觀賞的當下完全沒有思考到預算、製作期間這些幕後事務,但也沒有關係。畫面上幾乎看不到戀愛或家族愛這種情感,人人只是為了這個國家盡心竭力、苦苦掙扎。並不是說沒有呈現在畫面上的元素就是陳腐,而是這部電影針對的是「國家緊急事態」,徹底描寫「國家在緊急狀況下的運轉模式」,只是把這樣的場面製作成和怪獸對抗的壯烈戰役,讓大家可以享受其中。「到達涅槃境界前的戰役」的想法只是恰巧浮現在腦海裡,依照順序檢視常、樂、我、淨這四個形式上的愚昧,為了突破、克服,必須經歷過一場又一場的戰役。將世界的萬變視為常態的愚昧,將苦難視為自在的愚昧,堅持故我的愚昧,不願承認汙穢的愚昧。一百人有一百種感想,無論是什麼感受都好,這部電影在這個夏天為觀眾帶來了精神上的刺激。一切都沒有正不正確可言,而是反映出日本人身心靈所體驗到的感受。
(圖文/香山哲)
- 文章來源
- 介紹日本當前受注目的手機APP,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