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居酒屋、便當……裡,炸雞塊幾乎可以說是國民美食。以主打商品的角色被放在便利商店結帳台旁、且路上也有許多專門賣炸雞塊的店,偶爾還能夠在炸雞塊店前看到一群「忍不到回家之後了」的人嘴唇泛著油光。這次我要介紹的書『炸雞塊的全部 小知識・食譜・好吃的店』是一本由為炸雞塊奉獻一生的作者(「日本炸雞塊協會」董事長)來徹底地論述炸雞塊的歷史到其美妙的滋味。雖然平常只是憑著本能大口大口地吃炸雞塊,但偶爾停下手跟嘴巴來研究炸雞塊的來歷與魅力好像也不錯呢。到底炸雞塊為什麼會獲得這麼多人的喜愛呢? 作者安久鐵兵依我們的3種飲食型態、場合來說明。炸雞塊符合3種飲食型態(外食、外帶回家食用、自己在家煮)與3種場合(零食、下酒菜、菜餚)其中的任一個。其人氣的秘密就是因為它網羅我們所有的飲食型態。再舉例些不分男女老少的熱門料理說明,相信讀者們會更能理解。例如,漢堡排。家庭餐廳的招牌之一,因為也有冷凍食品所以也是熱門便當菜餚。同樣符合3種飲食型態(外食、外帶回家食用、自己在家煮)。但是談到3種場合(零食、下酒菜、菜餚),就沒有像炸雞塊這麼活躍了。首先,並沒聽過有人把漢堡排當零食在吃的,而且居酒屋的絞肉料理也大多是“雞肉丸”。雖然義大利麵、煎餃、咖哩也都符合3種飲食型態,但沒有一道是完全符合3種場合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萬能性是炸雞塊很重要的特徵跟優勢。雖說如此,炸雞塊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熱門的。第2章「70年代發生了炸雞塊革命」中,將70年代視為重要的轉捩點,來解說炸雞塊的歷史。雖然說要了解炸雞塊的起源還是要實際看書,但本文章就先把重點放在「70年代前後發生了什麼事」。首先,要成為國民美食,其價格就必須要便宜。但現在便宜的肉類「雞肉」曾經是不能常吃到的高級食材。(前略)被美軍佔領的昭和25年(1950年),雞肉的零售價格(東京)是400公克155日幣,而牛肉是128日幣。(中略)但昭和45年(1970年)400克的雞肉是306.8日幣,而牛肉是548日幣,牛肉比較貴。之後,該差距越來越大,在昭和60年(1985年)400克的雞肉是460日幣,牛肉是1404日幣,牛肉的價錢大概是雞肉的3倍。造成情況逆轉的原因是雞肉的生產成本下降、生產量變高,而其契機是「白肉雞」。白肉雞是在被徹底合理化的養雞場中,短時間大量飼養小雞的生產方法跟飼養出的品種。根據此書,1880年左右以美國為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針對雞種的改良、疾病預防、飼料的研究更加進步,變成了一大產業。而該生產方法傳到世界各地,也在昭和28年(1953年)導入日本,造成了生產量飛躍上升。雖然白肉雞曾被以前的漫畫『美味大挑戰』等批判,但沒有這生產方法,炸雞塊就沒有今天的成就。再加上「日清炸雞塊粉」的販售(1974年)、家庭餐廳的誕生(「SKYLARK CO., LTD.」1號店的開幕・1970年)等契機造成之外食風潮、便當連鎖店「熱熱亭」(1976創業)帶起之飲食型態「外帶回家食用」等風氣,炸雞塊已儼然成為我們飲食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雖然這樣閱讀炸雞塊史就已經很有趣了,但竟然書名上冠上「全部」,也就代表書裡面的話題非常廣泛。「地方美食與社區建設」「便利商店炸雞的競爭」等商業內容、美味的炸雞塊作法、甚至是「為了能一直吃好吃的炸雞塊」與健康問題都有涉略到,忍不住就笑了出來。因為沒想到讀雞塊的書裡還會有「為了讓身體不要變臭、不要變胖,必須要飲用促進腸胃蠕動的高酵素飲料」等文章。總而言之,這就是一本讓你會想要吃炸雞塊的書。其實看完這本『炸雞塊的全部』已經是1個月之前的事情了,但它的效果太過強大,看完這本書之後走在路上都會很在意炸雞塊,完全就是一副被植入的感覺。夏天將至,是開始該正視肚子的肥肉了,但腦中還是會浮現炸雞塊清脆的聲音……。
(辻本力)
- 文章來源
- 介紹日本當前受注目的手機APP,書籍。